Tuesday, February 12, 2013

旅遊經濟巨輪

 (Damoen Saduak Floating Market, Ratchaburi, Thailand)

成為世界旅遊熱點,除了能致富,有時亦可能是詛咒。

異國風情,醉人景緻,透過旅遊業的操作,只要成功勾起外地人對一地文化景觀的想像,誘發獵奇的衝動與渴望,就能夠令該地變成搖錢樹,遊客及錢財滾滾而來。

當然,一切都是有代價。現代旅遊業吊詭之處,在於它製造旅遊尋幽探秘的渴望,也引進龐大經濟力量,足以根本地改變一地人文生態,舊有文化與脈絡往往被連根拔起。

因為看到明信片,才決定到訪泰國近郊的丹能莎朵水上市場(Damnoen Saduak Floating Market)。那張明信片中,艇家划著木船,穿梭水鄉,柔光照在河道上,閃爍發亮,水上風情一派悠然。儘管知道這裡早榮登CNN全球十二大徒具虛名景點之一(如果大家有印象的話,我們的星光大道佔龍虎榜更高位置......),也不虞有詐偏向虎山行,一心追尋相片中的水鄉風情。

結果,當然是中伏。

其實,泰國水上市集始終是值得一遊,因為那裡正是這東南亞國家最傳統的面貌,體現了氣候及地理位置如果塑造一地獨有的生態。泰國由多條大小河流貫穿,滂沱大雨令河道經常泛濫,發展水路交通因而最正常不過。人民開始在河堤兩岸生活,高架排屋傍水而建,社群因而慢慢出現,水上市集也應運而生。

木艇是水上市集的核心,它既是交通工具,也是生財工具,更是生活空間。每艘艇就是各家各戶的流動小天地,戴著斗笠的船家穿梭於市集,買賣日常所需,人與人的日常溝通、交流,就在艇中進行。他們一邊划船、一邊烹調、一邊叫賣,展現一心多用的超凡功架,平淡日子就在艇與艇的碰撞中戛然而過。

當然,若果像丹能莎朵水上市場那麼有幸成為世界旅遊熱點,又是另一回事。

不是說這裡一無是處,只是就算水鄉外貌依舊,但內裡一切都難免變質,變成只為遊客及外匯服務,容不下傳統水上生活,更遑論那趨之若鶩的「水鄉風情」。

例如那位司機會把遊人停在距離市集挺遠的碼頭,令遊客不知身在何方,然後跟司機相熟的船家會以流利英語開天殺價,要求貴一倍的開船費而面不改容,當遊客爭辯時又忽然變得不諳英語,大家面面相覷。當人質被送上賊船,小艇駛到市集正中心,狹窄河道早迎來各方木艇,擠到大家動彈不得,最後還看船家功夫,能否在狹縫中驅船突圍而出。

上岸遊逛市集,當然到處都是遊人,狹小通路弄得水洩不通,攤檔賣的清一色是旅遊紀念品,標價比陸上市集貴一倍。基本上,這個聲稱「傳統」的水上市集,再沒有任何傳統水上市集的社會功能,一心為旅遊業服務。

當然,若果純粹以旅客身份來觀光及大吃大喝,還是挺滿足的。兩排小艇泊在堤岸,在狹小空間中泡製不同美食,大嬸用心烤香蕉、少女落力叫賣鮮果、婆婆烹調椰汁小糕、大叔兜售椰香雪糕,還有各種外觀讓饕餮之徒口水直流的美點,煎煮烤焗樣樣俱全,琳琅滿目,香氣飄逸。點中食物,船家會將食物盒放到自製的長柄筲箕,然後把柄伸出,讓人一手交錢(把錢放到筲箕中)一手交貨,配上來往小艇的碰撞聲,一切看似混亂,但亂中有序。站在石墩橋上,觀看木艇擠在一起,儘管沒有那張名信片中的恬淡氣氛,這幅畫面也能滿足遊客的一點旅遊想像。

當然,這個遊人是心存愧色的,因為自己正正參與了這裡的旅遊業經濟操作,或多或少成了「幫兇」。當旅遊業急速擴張,有多少地方,在旅遊經濟巨輪輾過之後,把原有的社區脈絡、本土文化、地區風情及日常生態完全破壞,苟延殘喘的,也不見得能夠穩住陣地。

不顧一切發展旅遊經濟,通常都落得殺雞取卵之田地。噢,他山之石,何以似曾相識?

(三個水鄉的故事,三)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