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December 8, 2012

西乃抄本羅生門

 (Saint Katherine Monastery, Mount Sinai, Egypt)

從遠處看,聖凱瑟琳修道院(Saint Kathering Monastery)真的像個隱世秘境,附近只見光秃峰巒,修道院被荒漠重重包圍,完全與世隔絕。也許正是因為這份荒涼,令修道院避過一千七百多年的戰火與橫禍,屹立至今。

修道院被石頭砌成的高牆包圍,沒有設置大門,只靠兩道小木門作為出入口,修士就在裡面隔絕於世間紛擾,靜靜潛修。現時修道院每天只開放數小時,遊人與來自世界各地的朝聖者通常在登上西乃山看日出後,就會徐徐下山,走到修道院等候,當小門一開,便慢慢魚貫入內參觀。

修道院對信徒來說,是極為神聖之地:出埃及記中有不少重要章節被認定是在這個山頭發生(例如上帝使者在火焰荊棘中現身,把帶領猶太人走出埃及、朝耶路撒冷出發的重任交託給摩西);同時,這裡所收藏的手抄古本聖經數量僅次於梵蒂岡,宗教地位崇高。

《西乃抄本(Codex Sinaiticus)是修道院中最重要的珍藏,比起梵蒂岡所收藏的聖經抄本還要古老。約一千七百年前,抄經者用希臘文書寫聖經在羊皮紙上,然後組合成書,抄本上的新約聖經相信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版本。。可惜這個人類宗教歷史上最重要的瑰寶,現時其實主要散落在德國、英國及俄羅斯三地,修道院收藏的只有寥寥十數頁。

抄本如何流落歐洲,至今仍人言言殊。疑犯是個德國人,名叫蒂申多夫(Constantin Tischendorf)

蒂申多夫是個大學講師,對聖經充滿狂熱,一個人遊歷歐洲與中東,就是為了搜集散落世界各地的聖經抄本。據提申多夫自己描述,當他在1844年孑然到達聖凱瑟琳修道院,剛巧碰到修士正在燃燒一些皮紙來取暖,乍看之下大吃一驚,皮紙上竟有舊約經文。他立即從火中搶救抄本,修士還嗤之以鼻指剛才已燒了兩簍皮紙。蒂申多夫向修道院拿走部份抄本到德國作研究之用,但其心志仍在研究整部《西乃抄本》。1859年,蒂申多夫成功遊說俄國沙皇,借沙皇之名向修道院要求送贈大部份抄本,並獲大主教接納。(1933年,史太林以賤價把大部份抄本賣給大英博物館,那已是後話)

但修道院中的僧侶至今仍憤憤不平,指蒂申多夫是想為自己的盜竊罪行開脫才捏造事實,其實當時修士並沒有燒抄本,而是蒂申多夫把他灌醉,再把抄本偷走。另外,當年修道院只是承諾讓沙皇借閱抄本,絕無送贈之意,當年蒂申多夫的「借據」仍被留在修道院內,作為盜竊「罪証」。

修道院雖然擁有當年的「借據」,但歷史學家卻在俄羅斯歷史檔案那裡找到修道院主教同意將抄本贈與沙皇的協議。這椿歷史上的羅生門,誰是誰非至今已無法說清,幸好有心人把放置在世界各地的抄本製成電腦影像,《西乃抄本》才得以超越地域限制,在虛擬世界中重新被「組合成書」。

(三個盜竊的故事,二)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